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再获奖
发布时间:2022-05-18来源:玉溪网

刚刚从“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武汉传来喜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微信图片_20220518102545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代表云南省参加中国博物馆界的“奥斯卡奖”——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5月15日—16日在湖北武汉参加终评。

DJI_0345_副本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无人机照片)。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星瑞 摄

微信图片_20220518104206

微信图片_20220518103853

微信图片_20220518103325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内部基本陈列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作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的项目,代表云南参加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荐活动。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初评,国家文物局核准公布初评结果,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入围终评。39项入围终评展览,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以及历史艺术、人物纪念、自然科技等各类题材展览。(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坤娱 文/图 )

新闻多一点

澄江化石地于2012年7月成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也是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目前建成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亿元,目前已经升格为云南省自然博物馆。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基本陈列依托遗址主要展示澄江化石地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通过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三个常设展区,系统呈现地球生命演化的开端、过程和结果,讲述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

展览陈列4千多件珍稀标本、100多个古生物高仿真模型、200多个古生物原创科普视频,以新颖的形式,既有生态景观,又有知识奇趣,说古道今,将古生物化石与现生生物并列展示,打破了时空界限,拉近观展距离。展览充分运用数字化、互动化的设计,还原古生物的形体和生存环境,展示化石的形成、发现和研究过程,让冰冷的古生物化石在观众眼前活起来、动起来,沉浸感十足体验式的趣味展览,给观众带来新奇的参观体验。

展览设计紧扣展览内容大纲,注重保持展示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丰富的展示方式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同时,重点打造几项高科技展示亮点,形成大型沉浸式体验场景,采用最新AR、VR、智能体感互动等手段,结合上百项高仿真艺术展项,使小型展品(化石)大型化、动态化、可视化、艺术化,极大地提升了展品的视觉效果,让高冷的化石‘活’起来,生动展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动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神奇。

DJI_0346_副本

DJI_0362_副本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无人机照片)。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星瑞 摄

探访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拍摄的奇虾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以化石为主题阐释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北约8公里的帽天山上,便是古生物群化石首发点所在地。1984年7月1日,经过多日的艰辛挖掘后,在云南晋宁、澄江一带做野外考察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教授,在帽天山一锤敲出了长尾纳罗虫化石,敲开了5.17亿年前的澄江化石群,开启了对寒武纪早期生命研究的全新阶段。作为我国首个建在化石地遗址上的自然博物馆,该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揭示了寒武纪时期的生命演化进程。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拍摄的凤娇昆明鱼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以化石为主题阐释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作为我国首个建在化石地遗址上的自然博物馆,该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其中尤以5.17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为代表,揭示了寒武纪时期的生命演化进程。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蛇颈龙化石。

家长带着小朋友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拍摄的寒武纪海底隧道。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动物标本。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

(资料来源:文物之声微信公众号)


编辑:陶晓兰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