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边走边拍
  3. 正文

故土的回望

——《乡愁通海》影像集序


百事孝为先。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20年4月 卢贵谦 摄

百事孝为先。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20年4月 卢贵谦 摄

古阁矗立,夜雨将至,菜农忙着收拾农具。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09年6月 师元 摄

古阁矗立,夜雨将至,菜农忙着收拾农具。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09年6月 师元 摄

每年火把节,当最后一点火光消失在黑暗中时,人们就都到家了。通海县秀山街道 2017年7月 卢贵谦 摄

每年火把节,当最后一点火光消失在黑暗中时,人们就都到家了。通海县秀山街道 2017年7月 卢贵谦 摄

那年,奶奶打的草鞋让我在田野玩耍时不再受到伤害。 通海县四街镇 2020年5月 卢贵谦 摄

那年,奶奶打的草鞋让我在田野玩耍时不再受到伤害。 通海县四街镇 2020年5月 卢贵谦 摄

乡间小路上自行车的回音,是父亲回家的声音。 通海县四街镇 2020年8月 卢贵谦 摄

乡间小路上自行车的回音,是父亲回家的声音。 通海县四街镇 2020年8月 卢贵谦 摄

新房立架。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12年1月 师元 摄

新房立架。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12年1月 师元 摄

一曲洞经,一世乡愁。 通海县秀山 2018年2月 卢贵谦 摄

一曲洞经,一世乡愁。 通海县秀山 2018年2月 卢贵谦 摄

找寻生活的乐趣,是在老宅里生活的人们不变的习惯。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22年3月 左平 摄

找寻生活的乐趣,是在老宅里生活的人们不变的习惯。 通海县秀山街道 2022年3月 左平 摄

这独特的“理发室”留住乡里乡外的往来。通海县四街镇 2022年4月 左平 摄

这独特的“理发室”留住乡里乡外的往来。通海县四街镇 2022年4月 左平 摄

爱从这里延伸…… 通海县里山乡 2018年2月 卢贵谦 摄

爱从这里延伸…… 通海县里山乡 2018年2月 卢贵谦 摄

同乡卢贵谦、师元、左平三位摄影师把他们多年来在通海这片土地上拍摄的影像精选了一部分,结集成书,取名《乡愁通海》,邀我在书前面写点文字,这件事叫我很为难。“乡愁”是什么?对于像我这种大半生时间里都很少离开过故土的人而言,似乎是不会有“乡愁”,而且大概也很难说得清“乡愁”。

他们镜头中的通海,是我的出生地,是我人生开始的地方,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我人生的记忆大都从这里生长。关于这片乡土,我曾写过许多文字,每次触及这些字眼,心里总是暖暖的!这份情怀,我想在小城生活日久或在外漂泊的同乡人一定能够读得更懂!

这些影像把我带回老家,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我和同伴们天真而快乐地在家门口跑着跳着,放鞭炮、滚铁环、过家家,把童年的欢快尽情地挥洒。父母、长辈、亲戚朋友则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炒上几个菜,边吃边聊,计划着来年的生计,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分享……我知道,这些影像的存在,是为了定格意义非常的瞬间,我人生经历中的某些画面,因为这些影像变得更加清晰。

这些影像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留住更多的感动。三位摄影师因感性而举起相机,定格下眼前那一刻,就定格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感动。他们用影像,展现自我对世界的独特感知。通过这些影像,你会发现,每一位摄影师眼里的世界都不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些珍贵影像,涵盖了当地传统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用丰富的视觉展现了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风貌。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影像集,因为我也意识到家乡的一些老房子正在消失,民俗文化也在消失。有些建筑和民俗文化,只有在这样的影像集里才能看到了吧。这些影像之所以能够打动我,是因为影像背后的摄影师执着坚守和辛勤付出的故事,是他们的感性才让影像有了更多的意义,更多动容。当然,我也更希望这些影像帮助我们留存记忆,留存这份感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位摄影师应该算是民间文化的守望者,追寻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这是一本用影像书写的生活史书。书本虽薄,影像也不多,但乡愁很浓很厚。

在我看来,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这些影像都“链接”到记忆中的场景,密码只有拍摄的人知道。《乡愁通海》传递的影像价值和意义,关乎艺术、关乎感动。翻阅书卷,老家的记忆,乡土的情怀,顿时在我眼前鲜活起来。我的眼角湿润了。就在那一瞬间,我似乎忽然就明白了,原来我也是一个有乡愁的人!

回不去的过去,挥不去的乡愁。当代年轻人似乎已经很少提“乡愁”,这个词显得有些陈旧。但越是回不去,就越是想家,“乡愁”也越是抑制不住地显露出来。而影像集中摄影师们所表达的乡愁,则要更高一层。小则可为个人的羁旅乡愁,大则为一个时代的隐忧、整个社会的无奈。这种乡愁,既夹杂着对已在某种程度上走向衰落的农耕文明的怀念,也包藏着对时间正在一点一点消逝的无力和伤感。

感谢三位摄影师记录下这些影像,让我想起记忆中的乡土。这就是影像的魅力。时光会走远,生命会消逝,但影像会长存,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故乡变成怎样,只要看到这些影像,当时的记忆就都会回来,带给你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让你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我相信,无论一个时代多么繁华,还是繁华过后的寂寥,乡愁都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永远的坚守。(黄俊)


编辑:刘玉霞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