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民俗风情
  3. 正文

习俗 | 古代玉溪人过“中元”:祭祖、烧纸、放河灯


“中元”

中元节,在云南很多地方称为“七月半”。在我国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历史久远,习俗繁多,而且影响广泛。现代的都市人常用“鬼节”“中国的万圣节”来指代中元节,显然是草率了。

我国古代有三个带“元”的节日:分别是上元节,即今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主题是喜庆、团圆;中元节,即今农历七月十五的“七月半”,主题是祭祖、思亲;下元节,即农历十月十五水官诞辰,主题是消灾、解厄。如今,带有浓浓道教色彩的下元节,已经鲜有人知。只有一些特定的行当,如铁匠才会记住这个日子,在这天祭拜炉神。

图片

王弘力绘《中国古代风俗图·放河灯》。(资料图)

“三元节”在古代是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日子,三官对应着天、地、水三种环境元素,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由神灵主宰,并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三元”节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人原始、朴素的自然崇拜。

有学者认为,“三元”的概念出自我国的道教,中元节也正是道教首倡的,在长期的演化中又融入南方楚国“祭神享鬼”的祭祀文化。到了南北朝时期,古代中元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与佛教有着直接渊源的活动——盂兰盆斋(盂兰盆会)出现了,这跟南朝梁代时佛教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兴盛

最晚在北宋时期,中元节的节俗文化基本形成,并且已经成为当时举国上下的一个重要节日。北宋的散文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为我们描绘了北宋末期,东京开封城民间过中元节的情景:

农历七月十五前几日,市井间已经开始售卖纸做的冥器:靴子、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到处是叫卖声。城东城西的店铺里人来人往,像过七夕节一样。热闹的地方,有卖花果美食的,有卖《尊胜经》《目连经》等经书的。过了七夕之后,直到七月十五,戏园子里便开始演出杂剧《目连救母》,连演八天,观众场场爆满。到了中元节当天,开始有人叫卖楝树叶,买回家,用这种树叶铺垫在贡桌上。祖先灵位前要祭献素食,祭品叫作穄米饭。明菜花、花油饼、馂豏、沙豏等吃食也是当天要备办的。在城外有新坟的,就在这一天出城去祭扫。当天官方会举办盛大法会,祭奠军中阵亡的将士,超度亡魂,并焚化用纸钱堆成的钱山……

图片

《水浒全传》插画中的“放河灯”场景。(资料图)

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出,中元节在北宋时期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东京市井间节日生活丰富多彩,热闹非凡。佛教的影响已经融入节日文化中,但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儒家所推崇的“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的习俗正式成为中元节文化的主流。

话玉溪

在云南,较早记录中元节习俗的地方志是《天启滇志》:

中元,祭先于祠堂,或焚冥衣楮镪。

从这段简短的文字可以看出:祭祀祖先的地点在祠堂里,说明当时民间的仪式很严肃、规范,不似现在各自在家中祭祀;冥衣,就是现在用纸裁剪的衣服,用于焚化;楮镪,就是祭拜时焚化用的纸钱。在云南,到了明代,中元节的习俗已经看不出道教、佛教的影响。儒家的传统的孝道文化才是真正的主流。

图片

《点石斋画报》上的中元节民俗:放莲花灯(之二)。(资料图)

古代的玉溪人怎样过中元节?我们只能找到清代志书上的记载。

《康熙新兴州志》上说:“中元,前三日剪纸作冥衣,书先代讳其上,祀于家,名曰迎祖。每日上食,供时物,如事生礼。中元夕焚冥衣楮镪门外,名曰送祖。新丧家迎送皆哭。”当时老玉溪的中元节习俗与全省相差不多,只是“新丧家迎送皆哭”有北宋东京的节俗遗风。

《道光澄江府志》上说:“七月十五,祭先祖于家庙,设祭品果酒,焚冥衣楮镪以报本追远,设赈孤会。”清代中后期,澄江府地区的中元习俗与外地比也大同小异,唯有“设赈孤会”有些抢眼。在古代,幼年失去父亲或双亲的,才称“孤”。设立赈孤会,其实就是对已亡人最好的告慰了,无论这个机构是由官方还是民间设立。

《康熙元江府志》记载的中节元习俗有些简略,却有一种习俗并不多见:“夜放河灯。”元江热坝,除了滚滚奔流的元江,还有南溪河之类的河流,比较适宜于放河灯。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在宋代已经很流行,就是在江河中放入一盏盏莲花灯,任其漂流。这也使得中元节与上元节、中秋节并列为我国的三大灯节。

在今天的玉溪,仍用不少市民保留着“中元节”的节俗记忆,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缅怀逝去的亲人仍是他们解不开的心结。“焚冥衣楮镪”是一种祭托哀思的方式,却给城市环境卫生维护带来不小的压力,“夜放河灯”似乎可以作为留住中华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一种有益尝试。

玉溪日报记者:蔡传兵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