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学原创
  3. 正文

烟田里的小玉

□ 伏若铭

小玉出生在1973年,她说她好像这辈子注定就是长在烟田里的人。

小玉说,她喜欢夏天,晨辉照映着绿油油的烟田,那种感觉,就像生活中最美好的希望被播撒到田里,结出一个又一个饱满的果子,一年到头的期盼总算落地了。

小玉其实也算是在烟田里长起来的姑娘。三四月的春耕是农庄里最忙的日子,小的时候,因为爸爸是村里小学的语文老师,白天要上班,妈妈只得背着小玉,怀里抱着哥哥,去田里栽烟。烟叶采了一茬又一茬,烟田上的人来来往往依旧热闹,里面的身影却像烟叶似的一茬接着一茬地换。小玉坐在自家的烟田里说,想妈妈的时候总会来烟田里待着,看着这些烟叶一天天长大,就想到了趴在妈妈背上的自己。她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玉儿,你瞧,妈的汗水不臭,烟叶眨眼被喂那么大哩!”

小玉嫁人了。一晃20多年,小玉出落成了这片坝子里最好看的姑娘。她说:“我不自夸,那时候堪比‘中桔二’,抢手着呢。”提亲的人,从村东头排到村西头,最后小玉相中了个开烟车的小伙。每次车队出车,小玉就会在烟田里看着他的烟车一点一点消失在路的尽头。小玉说,其实烟车也和烟田是一样的,你出车了,播种了,收成确实是看那一次的投入,有成功也有失败。也和烤烟一样,温湿度没把好关,品质就不好。所以他出车的时候,我总是送他,期盼他这次不要出差错,有个圆满的出行。

去年,小玉的孩子争气,考上大学了。“我给他报了河南农业大学,听说那边能学到好技术。”现在烟田里“装备”各式各样、日新月异,从挖窝、埋肥、移栽、浇水到盖膜全流程都用上了各种科技手段,比如烟叶机耕、无人机喷药防虫害等。小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新烟农,掌握新技术,种好自家的那几亩烟田。

小玉年过半百了,在村头晒太阳的时候,最喜欢看自己老伴用一根软玉溪吸水烟筒,她笑着说:“烟田里的烟从不曾离开我身边……”

编辑:刘玉霞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