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地理
  3. 正文

人文地理 |秀山畔富泉考

□  黄有光

通海有一个“神僧畔富”的传说。据《康熙通海县志》记载:“元畔富,新兴(今玉溪市红塔区)人,姓李,性不嗜荤,受戒天常寺。游锡通海,见洪水横流,乃登秀山颠,相其水道,往东北笋丛立处以锡杖穿之,水随尾闾下泄,至今民奠厥居。后隐居秀山,尸解去,留相于石,后人立塔龛之。登瀛桥泉眼即其洗钵处。”畔富事迹,见正德《云南志》卷三十五,列为唐代的和尚,但没有说秀山上立祠等事,只说他的形象出现在了石壁上,和画上去的一样。

畔富和尚与通海得名

天启《滇志》卷十七说畔富完成杞麓湖泄水后在秀山隐居,晚年“尸解去”,后人建塔祭祀,却没有说是什么年代的人。正德《云南志》说他在临安天长寺修行三十年,天启《滇志》说他在天常寺受戒,但两志的寺观部分并没有关于天常寺或天长寺的记载。倒是杭州市有天长寺,“临安”是否指南宋时的都城临安,不得而知。正德《云南志》说其凿穴泄水在丙寅年,如果在元代,可以确定是泰定三年,即1326年,若在元以前,六十年一轮回,这个干支纪年就没有了意义。在大理的一块碑文中,李畔富成了喜洲李姓的先祖,说是南诏时期佛教七祖之一。《康熙新兴州志》则记载畔富为明代人:“明畔富,性不茹荤,受戒天常寺。游通海,见洪水溢流,乃登秀山颠相水脉,于东北石笋丛处以杖穿之,水随下泄,至今民奠厥居,隐秀山,尸解去,留相于石。后人立塔龛之。登瀛桥泉眼即其洗钵处。通海杨仲琼赠诗曰:‘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锡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那得秀山幽。’”记述矛盾、混乱,原因大概是清代学者根据需要改造了传说。

最早的说法是说杞麓湖有洞可以泄水,之后就有人说该洞是人戳出来的。后来因为民间多有阿阇黎僧超凡入圣的故事流传,“戳海”的人就变成了和尚。有僧要有寺,秀山的寺院就成了“戳海”和尚的居所。寺中供奉的爨判也被换成了僧人,还以其名字的谐音更名为畔富。南诏国有拓东、开南、宁北、通海等节度使或都督,皆有特殊寓意。拓东的意思是要开拓东方,开南是要开拓南方,宁北则是要保证北边安定,通海的意思则是说要由此南下安南,通向大海,与海是否通洞毫无关系。这个传说的生成,可能是几个不同故事拼凑的结果。

畔富泉的由来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也与治所搬迁不无关系。大理国时期的通海节度使驻通海,元代的临安路治所也在通海,但明初临安府搬到建水,原先与临安路或临安府有关的一些历史在通海被淡忘,从而造成讹传,并非不可能。

《康熙通海县志》中“神僧畔富”的这个版本,已是一个改造过的文本,已失去了传说故事的原始主题。这个故事的更早的版本,其实是说通海这一名称的由来:杞麓湖原本水涝不通,是大片泽国,有和尚在县城东北石笋丛立的地方,以锡杖乱戳,水就泄了,由此得名通海。也没有提到和尚的名字。

《大明一统志》载:“秀山,在通海县南,又明青山,列翠如屏,下瞰长河(杞麓湖),山半有判府泉,味甘而清,饮之令人肥白。”说明秀山上的畔富泉,原本叫判府泉。所谓畔富,不过是判府的讹传。《读史方舆纪要》就直接说秀山上的判府泉,就是因爨判而得名。

供奉神僧畔富的地方,在秀山山腰偏东的普光寺旁,与古时的判府泉相邻,恐怕不是巧合。

巴甸侯爨判

在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的过程中,爨判是个重要人物。

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国之后,由于其弟杨诏跟他说段思平有帝王之相,随时都在计划干掉段思平。时任通海节度使的段思平便走上了逃亡之路。段思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通海城边的秀山神祠占了一卦,然后就跑到他舅舅爨判那里躲了一阵。一般的文献都不说他舅舅住在哪里,只有《滇考》说段思平是跑到巴甸,找他舅舅爨判避难,说明爨判在巴甸。巴甸指今建水县一带,段思平在通海节度使任上被杨干贞追杀,投其舅避祸,则爨判原本就在建水一带,且爨判当有势力,才能救护段思平。

段思平最后被逼起兵与杨干贞对抗,并在937年打败杨干贞,建立了大理国。段思平顺利起兵,主要是从东方黑爨三十七部借到了兵。虽然他在属于三十七部区域的通海任过节度使,但能借到兵,恐怕与爨判有密切关系。应是爨判在三十七部地区的影响力,让大家都能迅速做出支持段思平的决定。

段思平建大理国后,三十七部受到特别的优待,爨判被封为巴甸侯,都是被特别强调的事件。地方史上提到封侯的人只有两个,另一个是岳侯高方。仅仅因为收留过他避难,显然不能成为爨判封侯的理由,肯定起过重大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动员三十七部支持段思平。爨判是段思平的舅父,记载明确,他的籍贯却不见提及。从能收留段思平避难及其在三十七部地区的影响力来看,爨判应是巴甸当地的人,为爨氏后裔留居故地者。爨判封侯以后,一直就生活在这一带,还留下活动遗迹。

判丈山更名

爨判在建水的活动遗迹,主要在判丈山。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记载:“判丈山,在临安城南二十里。高千余仞。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有祠在焉。”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三作“判山”,说在府南二十里判山乡,也没有提到与爨判有什么关系。《大明一统志》《滇略》《读史方舆纪要》等后来编写的志书,都说是得名于段思平的舅舅爨判。《大明一统志》说因爨判曾在山上居住,因名判丈山。《滇略》卷二则说山有爨判祠,又说嘉靖年间学使赵维垣改称“焕文山”。按照《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则山名改过两次。先因正对北面建水城内的学宫,改称“判文山”,明嘉靖时,又改成了“焕文山”。山得名的原因,《读史方舆纪要》的表述似乎更准确,经常住在山上。作为大理国初年的巴甸侯,有政事要处理,安家在山上显然不可能。山得名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山上有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祠庙。判丈一名,明显是说他是段思平舅舅。

段思平在通海给爨判建造府第。通海秀山判府泉,就是那时的遗址,可以说,畔富泉正是由判府泉更名而来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