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把社会救助这件好事办好
发布时间:2024-02-08来源:玉溪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特别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基本线。

□  陈喻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效能,把“依申请救助”变为“主动发现救助”,让困难群众获得及时救助。去年,全市发放城市低保金8397.94万元、农村低保金18478.51万元,保障了城市低保对象13712人、农村低保对象40281人的基本生活;纳入特困救助供养4044人,发放供养资金5190.31万元;临时救助8780人次,发放资金1587.01万元。(详见2月5日本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玉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群众因身体、能力或其他原因生活困难,依靠自身努力无法摆脱困境。他们是防止返贫致贫的重点人群,必须对他们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牵挂他们的疾苦,听取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社会救助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能不能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温度和社会文明程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做好社会救助不容易,要用心用情,主动发现困难群众。这是态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现实中,需要兜底保障的人群往往是社会的困弱群体,如孤儿、低保特困人员、残障人士等,他们中不少人缺乏求助意识、求助能力。我市针对这一问题,将过去坐等困难群众递交救助申请转变为深入基层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在工作层面实现了从“依申请救助”到“主动发现救助”的转变。这样的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是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打通联系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温度,值得大大点赞。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特别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基本线。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暖心政策惠及每个有需要的人,为其纾生活之困、解燃眉之急,才能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百里者半九十。玉溪社会救助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今后仍需保持恒心和毅力,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编辑:高倩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