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40000173800300000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展演中心2025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中央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展演中心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的传承、保护、发展、展演、推广工作。
2.负责创作、打造文艺精品。
3.承担惠民演出和市级重大活动的文艺创作和演出。
4.培养滇剧传承人和文艺演出队伍。
5.指导业余滇剧表演团体,培养业余编、导、演人员。
6.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财务部、基训部、演出部、舞美部、乐队、艺术创作非遗传承部。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25年,我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文艺工作座谈会、文代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本着“出人、出戏、出精品、出效益”的目标,以“新滇剧”为发展理念,守正创新、传承弘扬好古老的滇剧艺术。
(一)党建艺术同部署,协调发展齐并进
核心重点是把理论学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 帜,紧扣“七个聚焦”,坚持“六大原则”,对标中央和省委 重大改革部署,锚定省委省政府为玉溪确立的“一极两区”发展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玉溪实践提供强大动力的精神动力。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等制度,推进党员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领会我们党创新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确保艺术工作与党政工作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步伐上协调。
(二)聚焦重大题材,用心打造精品力作
明年全院将根据国家艺术基金、云南艺术基金、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名家工作室的相关安排,重点围绕滇剧《京娘》《白蛇传》的复排、《风云滇缅路》《梅花旌》的创作排演录像、云南省新剧目展演有序开展。同时编排创作3个以上小品小戏,为玉溪滇剧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新编滇剧《梅花旌》以展现女性品行、理想人格、民族情感、中国精神为目标,以曾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玉溪通海为背景,讲述了茶马古道上第一位女马锅头阿十妹,不顾山高路远追求爱情,在踏上茶马古道寻觅新郎的路上,不畏风刀霜剑,历经千难万险,头骡的驮架上插着梅花旌,率领着强大的马帮,从云南到拉萨,从拉萨到尼泊尔,最终创造了男人都不曾创造的奇迹的传奇故事。该剧让我们重走茶马古道,重温远去的时光,穿越中国走向世界的绿色通道,找回不屈的中国人敢于挑战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云南人民美丽善良、纯朴热烈、幽默风趣、英勇无畏、敢爱敢恨的典型形象,展现了鲜明的女性人格魅力和力量。阿十妹的形象将为滇剧和云南戏曲增添一位独特而亲切,执着而深沉,具有某种象征性、符号性、标志性的艺术形象,一如《水莽草》的丽仙。此外,《梅花旌》是一出轻喜剧,也将对滇剧轻喜剧做一次有益的尝试。
滇剧《风云滇缅路》以1937年到1942年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候,云南各族人民抢修滇缅路,建立抗战输血线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家人、一村人、一路人、一国人甘愿赴死抗战,不做亡国奴的救国故事。该剧讲述了彝族阿姆倮梨花,爱子心切,追随分离十年留美留法留德,学成归来的滇缅公路总工程师儿子段纬,加入到抢修滇缅路的民工中,看到了滇缅路修筑的血和泪,带出了滇缅路各族人民生命铺就 “血路”的悲情。丈夫段忠良倾其家产毁家纾难,却因在怒江边保护建材被洪水冲走。阿弟倮东山夫妇炸岩石被炸死。母亲倮梨花与儿子段纬,在国仇家恨中成长,担起“炸不断的滇缅路”维修的重担,力求以史诗般的艺术手法,以情感人,以理醒人。对于当今人来说,认识那一段历史,审美那一段人情,接受那一段教育,娱乐在那一段,痛并快乐着,是很必要的。毁家纾难,救亡图存,中华一心,永不能灭。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侵略者,要想伤害中华民族,有可能,但要灭亡中国做不到。
新编传奇滇剧《京娘》可以说是滇剧的代表之作,尤其是在唱腔艺术上可以说是滇剧精品,体现了滇剧的优势。剧目在编、导、演、音、美主创人员和全院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做了拓展情节、丰富人物、深化主题的细致创造性工作,更完整地把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创造又是在注意保持原著的思想艺术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不仅体现在剧本上,也体现在音乐唱腔表演上。我们将千方百计保留传统唱腔的精华,如“送兄”中的“梅花板”,又设计创新了“自缢”“回送”等分量很重的核心唱段,并根据主要演员的嗓音优势和剧情发展需要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调整唱腔的技巧难度,把剧种、剧目、演员的优势结合起来,加以新的再创造,实现艺术上的传承与创新。
(三)开展文化惠民,深耕文艺帮扶路
一是利用“节日+文化惠民”演出形式。重点策划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民俗节庆和寒暑期等旅游旺季到景点、社区、学校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积极响应省、市有关领导安排部署的文体旅融合相关赛事、活动和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演出任务。
二是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帮扶活动。带领骨干力量深入群 众,为基层单位、贫困村文艺队进行文艺辅导,实行全覆盖式的“ 点对点”群众文艺辅导。在红塔区、官渡古镇、澄江、易门、江川、通海四个县区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滇剧”传承保护培训基地进行全方位帮扶,开设滇剧导演、声腔、表演、器乐、舞美等辅导课程,无偿提供乐谱、视频等保留资料。并发动院团优秀文艺骨干深入基层进行采风创作。
三是积极申报“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云岭文化名家”“云南省艺术名家工作室”“兴玉文化名家”等方面的艺术人才,积极推荐演职人员申报文华奖、梅花奖、青年演员大赛等各项艺术类重大奖项,主动和兄弟院团进行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不断提升院团竞争能力,全面加强院团编、导、演、舞、音、效、剧务、舞台监督、行政后勤等全院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储备。
(四)创新剧院管理,推动模式创新
未来的创新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剧院运营理念的更新上。首先是打破固有思维,不再仅仅将剧院视为一个演出场所,而应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体验中心。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如戏剧讲座、工作坊、艺术展览等,拓宽剧院的功能边界,吸引更多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走进剧院,提升剧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
在剧目选择与制作方面,也需创新管理思路。不能仅仅依赖经典剧目,要敢于大胆尝试新题材、新形式的作品。积极与年轻的编剧、导演合作,鼓励他们带来创新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同时,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入分析观众的喜好和市场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挑选和打造符合时代潮流、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止2025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76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76人。在职实有68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68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46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46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超编0辆(应说明超编原因)。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务总收入23,768,026.04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5,672,064.03元,政府性基金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00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元,事业收入0.00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元,其他收入2,500,000.00元,上年结转结余5,595,962.01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5,595,962.01元,增长33.09%。主要原因分析:申报自有资金项目,导致总收入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15,672,064.03元,其中:本年收入15,672,064.03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5,672,064.03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293,364.03元,增长1.91%。主要原因分析:申报自有资金项目,导致总收入增加。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23,768,026.04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15,672,064.03元,其中:基本支出15,614,163.33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996,563.33元,增长47.06%,主要原因分析:人员增加及工资调标;项目支出57,900.70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0,000.70元,增长223.47%,主要原因分析:项目经费增加,导致支出增加。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1.“2070107”艺术表演团体13,332,753.97元,主要用在部门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工作业务经费及项目支出经费。人员经费用于2025年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及工作业务经费用于保障正常工作运转,完成全年计划各项工作任务,项目支出经费用于保障文化惠民演出项目的实施。
2.“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1,215,000.00元,主要用于退休公用经费及退休人员生活补助。
3.“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050,341.76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4.“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80,000.00元,主要用于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
5.“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544,864.79元,主要用于缴纳单位承担的职工医疗保险。
6.“2101103”公务员医疗补助490,231.80元,主要用于缴纳单位承担的职工公务员医疗保险。
7.“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65,787.01元,主要用于缴纳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
8.“2210201”住房公积金1,128,144.00元,主要用于按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9.“2210203”购房补贴47,040.00元,主要用于按房改政策规定,向符合条件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10.“2080801”死亡抚恤17,900.70元,主要用于按政策规定,符合条件进行发放死亡抚恤金。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无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本项目无情况说明。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4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5,60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00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15,600.00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00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9,100.00元,较上年减少12,400.00元,下降39.37%,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0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与上年对比无变化。
(二)公务接待费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6,000.00元,较上年增加500.00元,增长9.09%,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10次,共计接待75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新增项目及邀请著名专家人员增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13,100.00元,较上年减少12,900.00元,下降49.6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3,100.00元,较上年减少12,900.00元,下降49.62%。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
增减变化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一)项目-遗属人员生活补助经费
2024年度遗属生活补助,补助人员2名(城镇人员1名,农村人员1名)。
(二)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经费
新编剧目创作,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云南、了解滇剧。彰显云南地方戏曲的文化自信,激活滇剧的生命力,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有效推动古老滇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我们的滇韵滇腔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以鲜明的云南特色彰显中国风格,讲好中国故事。
(三)项目-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专项经费
用于文化惠民及三下乡演出,通过宣传文化部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戏曲人传承发展、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及三下乡演出,发挥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宣传、教育职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推广。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指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其功能分类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物、住房保障支出等。
3.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预算数是指各部门从年初预算安排用于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用的预算数。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4.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则是采购政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政府采购管理规范的总称。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0.00万元,与上年对比无变化,主要原因分析我部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资产总额1,168,836.39元,其中,流动资产159,062.86元,固定资产8,475,349.1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29,402.00元,其他资产0.00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283,366.91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26,412.6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资产使用收入0.00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00元。鉴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4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4年12月(2025年1月上报)资产月报数。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20250220103352026.xlsx
编辑:聂耳文化中心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