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边走边拍
  3. 正文

看见|一个迎春接福的乡村节日

——玉溪米线节民俗见闻

 冯琳 文/图

自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起至三月二十二止,历时81天的玉溪米线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长的节日。玉溪米线节是玉溪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红塔区的各个村庄会按约定的日程,轮流迎、祭土主,家家户户吃米线,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喜迎新春。本专题展现的是红塔区研和等地迎、祭土主,过米线节的民俗。

土主、祖师像先后被村民抬出土主庙。

土主、祖师像先后被村民抬出土主庙。

执事张雁鸿为土主整理行装。

执事张雁鸿为土主整理行装。

米线节源于对土主的祭祀,可追溯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新兴州时,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的新兴州,辖普舍、休纳、研和三县。古时,新兴坝子灾害频发。有一年夏季连降暴雨,洪水冲毁农田房屋,百姓苦不堪言。休纳县管理水利的官员普贯通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经过三年治理,新兴州成为旱涝保收之地,但普贯通却因积劳成疾离世。人们认为他是上天派来主管土地的神,尊称他为“守护神”“土地神”“土主老爷”。

土主、祖师像到达宋官公房,村民敲锣打鼓迎接。

土主、祖师像到达宋官公房,村民敲锣打鼓迎接。

村民手捧土主印走在巡游队伍前面。

村民手捧土主印走在巡游队伍前面。

为纪念普贯通,大家捐钱建盖土主庙,雕刻木像供奉。土主庙落成时,民众齐聚,大摆宴席,席上米线成为主食,当地一位贡生提议将这一纪念活动一年年延续下去。同时,为让百姓都能祭拜土主,商定每个村屯每年可以把土主神请去供奉一天。从次年大年初一开始,各村按商定时间和路线轮流迎请土主,由此形成了米线节。

一场盛大的宴席即将开场。

一场盛大的宴席即将开场。

在过去数百年中,研和米线节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在东山土司管理研和的年代(清初至民国初年)比较兴盛。当时,研和土主被朝廷敕封为“护境文帝”,土司府通过开印仪式等活动,组织百姓祭土主、过米线节、祈求丰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迎送、祭祀土主的习俗一度消失,但因迎土主的日子正值农闲,家家户户仍旧走亲串戚、迎宾宴客,吃米线、看表演等风俗得以沿袭下来。

米线节传统美食。

米线节传统美食。

如今,研和米线节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过去,研和“三十六营”按顺序轮流过节,现改为每个村委会过一天节,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如2025年研和米线节从2月28日(二月初一)开始,至3月8日(二月初九)结束。

即将上桌的杂酱米线。

即将上桌的杂酱米线。

过节前,村民们会准备祭品,杀猪宰鸡、捐钱凑米,以此表达对土主的敬意,祈求土主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节日期间,各地要举行迎祭土主民俗文化巡游,轮到过节的村子要在头一天去正在过节的村子里接回土主。迎土主的村民一路洒“净水”开路,手捧土主印,随着鞭炮声、锣鼓声,边走边舞。巡游队伍中有龙灯、蚌壳灯、毛驴灯等民间文艺表演,还有花鼓舞、烟盒舞、马面裙走秀、劲歌热舞等穿插其中。

好朋友在一起聊天吃米线。

好朋友在一起聊天吃米线。

品尝米线等特色美食是米线节的重要内容。节日期间,各种风味米线应有尽有,如杂酱米线、焖肉米线、鳝鱼米线、肘子米线、小锅米线、凉米线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一起品尝美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各地还会举办集市,周边商贩聚集在此,展销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等,为人们提供了购物和交流的场所,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