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力量聚合 平台整合 机制融合 治理有效

玉溪市一体推进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今年以来,玉溪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玉溪实践,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围绕力量聚合、平台整合、机制融合,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

只进一扇门 消除所有气

今年3月底投入使用的红塔区综治中心,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集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速裁法庭、法律监督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于一体,满足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等功能需要,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工作运行模式,同时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多元化的人员配置,不仅提升了综治中心的专业化水平,还增强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群众实现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消除所有气。

“我今天来了解一下关于我们小区的公共产权移交业委会的后续事宜。”对于市民蒙柯瑾提出的诉求,红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及时答复,已组织红塔区自然资源局、街道、社区的负责人到小区进行查看,目前正在整理资料,有了结果会及时联系。

“此类事件的反馈,以前要反复跑几个地方才能弄清楚,现在来到综治中心,能快速地找到工作人员,可以对口式地帮助协商,给予答复。”蒙柯瑾说。

“群众有了烦心事,需要有地方‘找个说法’,综治中心就是群众‘找说法’的地方。”红塔区综治中心主任段雯婷说,“目前,红塔区综治中心整合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住建、人社等十多个部门以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的入驻,一体化形成工作合力,让纠纷化解更高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今年以来,红塔区综治中心对中高风险矛盾纠纷派单168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0余起。今年以来,红塔区信访件同比下降20.56%,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6.8%,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6%,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今年4月11日,峨山县居民王有光到县综治中心反映,他因病住院期间发生医疗纠纷,此前多次向医院反映调解未果,希望综治中心能协调处理。接到诉求的当天,峨山县综治中心立即通知卫健、司法、医调委、法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一站式”联动调处,当天中午就达成了调解协议,由医院给予王有光3万余元赔偿,于4月25日前一次性付清。

日前,王有光再次到峨山县综治中心表达谢意。“之前医院调解了两次都没有成功,来这里就调解成功了,当天法院就把民事裁定书发给我了。”对于事件的处理结果,王有光很满意。

峨山县综治中心于今年3月中旬投入运行,峨山县整合各部门力量,采取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常驻,人社、卫健、住建等部门轮驻,社会力量入驻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矛盾共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峨山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钟毅告诉记者,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近一个月以来,从制度机制的建设到平台载体的融合,已经具备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要求,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综治中心在分类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分流、交办、督办、落实,实现了全过程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峨山县共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87个,其中乡级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建设,村(社区)综治中心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服务。今年1至3月,峨山县受理信访事项89件、112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3%、46.67%;立刑事案件79起,同比减少56起,下降41.5%。

创新机制及时定分止争   

江川区九溪镇因地制宜,将辖区划分为37个网格,配备96名网格员、412名中心户长,实现“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服务全覆盖、问题全清零”。九溪镇还结合民族地区特色,整合市人民检察院派驻选调生、区普法工作队、彝族村法治副村长、矣文本土乐队组建“双语”普法队,制作《开车不喝酒》《反诈宣传的我们》等彝汉双语普法作品到各村(社区)巡回宣讲,实现28个村民小组全覆盖。

华宁县华溪镇结合当地柑橘产业发展实际,在华溪农业分果厂设立“小桔灯”调解室,在7个主要分选厂设立“小桔灯”流动调解站,“小桔灯”成为大家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平安灯。华溪派出所还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当地柑橘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构建起“公安主导、行业自治、多方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通过建立涉农纠纷“快速响应圈”“柑桔卫士”信息集群等,社区民警对每一起涉农纠纷隐患实现了及时预警、及时介入、快速处置。“小事不出柑橘园,难事不离调解室”已成为外地客商和本地务工人员的普遍共识。

3月初,新平县平掌乡两兄弟因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起了争执。哥哥认为自己长期照顾父母,应多分补偿款,弟弟则因身体残疾且无固定收入来源主张平分,矛盾愈演愈烈,弟弟情绪失控,一度扬言要报复哥哥。新平县综治中心获悉后,指导乡综治中心迅速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及村综治中心展开调解。工作人员一方面安抚弟弟情绪,防止事态恶化;另一方面走访邻里,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调解时,司法所人员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派出所民警强调冲动行为的后果,村委会干部从亲情伦理出发进行劝解。最终,兄弟俩达成和解,重归于好,成功避免了一场家庭利益纠纷的升级。

实体化运行赋能社会治理   

一件件矛盾纠纷调解案例,彰显出各级综治中心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强大效能。

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玉溪一体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加快推进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运用,建立市、县、乡、村综治专员制度,有效承接综治中心工作任务派单。下派75个乡镇(街道)挂职政法副书记,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规范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的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玉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施超告诉记者,在市级层面,综治中心立足“统筹协调”定位,完成组织架构搭建,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及信访等常驻、轮驻部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到位开展工作。全面启动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试用工作,市指挥调度平台已完成市、县级会议系统的安装调试,目前即将完成乡、村两级调度平台建设。同时,市综治中心健全完善了信息报送、指挥调度等制度,一体推进玉溪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玉溪市9个县(市、区)已完成综治中心建设并实现部门入驻,中心配备不少于10名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充足的人力支持,切实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服务群众能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作为排查化解矛盾风险的责任主体,立足乡级“实战化”、村级“一线”预警的职能定位,目前,玉溪市7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已完成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建设69个,71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正在提升建设中。2025年1至3月,全市信访总量、刑事案件立案数、命案发案数、受理审查起诉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均实现同比下降。(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尚丽)


编辑:曾梦琪   审核:张志云   终审:何志刚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