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猝死”这两个字眼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
突发性的心源性猝死通常有一些早期征兆。
1.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心源性心肌梗死。
2.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心源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应当及时就诊。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跳过缓,血压变低,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也会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5.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患者会有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等症状。
有些脑卒中发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
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早识别早治疗。
6.出现憋气、明显的口唇发紫的症状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肺栓塞。(王淑颖)
- 国家宪法日:我市200余名律师集体宣誓
- 交警直属大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倡导体验活动
- 本周末我市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
- 育龄妇女心理健康讲座举办
- [消防安全小知识]办公室不可忽视的火灾隐患
- 市政协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
- 里山乡建设集贸市场助力山区发展
- 2019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 玉溪2家企业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我市开展信用数据归集百日会战
- 我市2项发明专利获云南省专利奖
- 玉溪日报评论员: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我市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
- “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举行
- 社区民警陆学山的平凡之路
- 1000余名干部职工进警营为平安江川建设建言献策
- 峨山警方连续破获5起运输毒品案
- 警务“小喇叭”让法治宣传更有效
- 全家出动盗窃钢材警民协作抓捕归案
- 青龙派出所专项整治枪爆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