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指早晨7点~9点,此时阳气浸润,逐渐张扬,万物生命活动也跟着活跃起来。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辰时为胃经当令,此时人体气血将汇聚到胃腑,是吃早餐的最佳时间,因此古人又称辰时为“朝食”之时。养成辰时良好的进食习惯,对机体保持充沛精力十分重要。
吃好。《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吃好”代表着要营养充足、全面,最好能够包含谷肉蔬果。建议早餐以五谷类为主,如小米粥、杂粮粥、全麦面包、面食等以滋补养胃,并适当进食肉奶类如瘦肉、鸡柳、牛奶、鸡蛋等补益精血,水果类和蔬菜类有益气生津、调和寒热的功效,根据口咽干燥情况,适当配合进食果蔬,如苹果、橙子、圣女果、西兰花、紫甘蓝等。
吃慢。中医认为,胃腑为空腔脏器,其性是以降为顺。为让食物更好地在胃里吸收,需要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现代研究也证明,细嚼慢咽能促进胃液分泌,将食物磨得更细,便于消化吸收并减轻胃肠负担。尤其老年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以促进消化酶分泌。因此,建议早餐不要少于15分钟,老年人每口食物最好嚼20~50次,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消化。
宜温。辰时自然界阳气浸润,人体内阳气充实胃腑,食物在胃中阳气的蒸化和胃的不断蠕动下,逐渐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中医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腐熟”。由此可知,早餐食物应以温为主,保护胃中阳气非常重要。反之,若肆无忌惮进食生冷食物、饮用冰冻饮料,很容易耗伤胃阳,引起腹胀、嗳气、食欲不佳,甚至腹痛、腹泻、胃肠型感冒等问题,尤其是衰弱体质或老年病后胃阳不振者。建议早餐以温食为主,面包、牛奶、果汁等凉食可适当加温后再吃,蔬果建议最后吃,且比例宜少。平素胃寒者,早餐前可用生姜10克、白术10克、大枣6枚,煮水代茶喝,或兑入牛奶饮用,有温阳益胃、祛湿助运的效果。
- 国家宪法日:我市200余名律师集体宣誓
- 交警直属大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倡导体验活动
- 本周末我市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
- 育龄妇女心理健康讲座举办
- [消防安全小知识]办公室不可忽视的火灾隐患
- 市政协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
- 里山乡建设集贸市场助力山区发展
- 2019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 玉溪2家企业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我市开展信用数据归集百日会战
- 我市2项发明专利获云南省专利奖
- 玉溪日报评论员: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我市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
- “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举行
- 社区民警陆学山的平凡之路
- 1000余名干部职工进警营为平安江川建设建言献策
- 峨山警方连续破获5起运输毒品案
- 警务“小喇叭”让法治宣传更有效
- 全家出动盗窃钢材警民协作抓捕归案
- 青龙派出所专项整治枪爆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