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不碰手机就觉得浑身不自在的大二男生杜勇渐渐发现,自己这个“不太好的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上课时的注意力,虽然已经有了“觉悟”,但他还是“控制不了我自己”,常常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游戏、刷朋友圈。
在江苏的高校里,像杜勇一样在课堂上对手机有依赖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
近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聚焦手机依赖行为、关爱青年学生成长——“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与课堂质量影响”》为主题,对全省16所本专科院校的1000余名大学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走访调研。
此次调查显示,上课时经常使用手机的学生占到32.5%,偶尔使用手机的学生占比41.3%,两项之和已达73.8%,看来,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经占到了大多数。
调查发现,54.1%的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在10分钟以内,10~20分钟的占比25.9%,20~30分钟的占比13.4%,上课的一半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在使用手机。
在课堂上用手机的原因调查中,不愿听课的(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水平等不感兴趣)占比38.6%,有事处理的占到46.8%,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的同学仅占比12.6%。
此次调研中,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排第一的是“通讯社交”,使用情况占比25%,其次“听音乐”占比15%,“玩游戏”占比13%,“拍照”占比11%,而用于学习资料查询仅占到8%。
调研中,有关“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与课堂质量之间的情况”问卷显示,62.6%的同学认为上课使用手机会影响听课质量,56.5%的同学认为课堂使用手机会影响老师教学效果,86%的老师认为,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上课质量,而且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
调研组分析认为,手机依赖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下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此次调研显示,有41.4%的学生曾因为手机而影响睡眠,导致第二天无法正常听课学习。有23.5%的学生因使用手机导致头昏头痛,长时间盯着手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容易导致更多生理和心理隐患,不仅影响了学业,也损害了身心健康。
在与学生的一次座谈会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靖教授认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但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
调研团队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大学生校园手机使用文明规范》制度,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加大管理力度,禁止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
同时,调研组建议,高校应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该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制定大学生文体素质教育计划,引导学生自发倡议“放下手机”,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拥抱快乐与健康。
该调研项目获得了各方肯定。在第十五届“中南谷”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该项目荣获特等奖。民进无锡市委还把调研成果作为提案提交民进无锡市委,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

- 官房钢结构抓紧生产
- 市纪委监委开展作风问题专项纪律检查
- 让农村运输服务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 抚仙湖径流区5.35万亩耕地实行休耕轮作
- 滇中大地水果飘香
- 我市开展药品安全源头治理专项行动
- 市二幼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 红塔警方全力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
- 减压义诊关爱民警身心健康
- 澄江警方连夜捣毁4个赌博窝点
- 元江警方查获毒品4800颗
- 春和派出所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进企业
- 华宁经侦整治卷烟市场
- 河西派出所多举措防范扒窃案
- 粗心男子丢失银行卡 好心群众捡到交给民警
- 街头跪地行乞 真相竟是骗局
- 巡特警出击抓获盗窃机动车嫌疑人
- 男子上演现实版“偷菜” 民警循监控将其抓获
- 男子购买虚拟货币被骗 民警追回3.5万元被骗现金
- 雄关乡引进3000万元花卉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