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崎松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玉溪坝子传统的火把节,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是民间做雷祖会的日子,现代的青年人知道的就很少了。
打雷,本来是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隆隆的雷声往往携带着闪闪的电光,狂风暴雨突然而至,一声巨响,惊天动地。不仅能引起火灾、水灾、风灾,有时还会使人畜毙命,大雨又会引起山体滑坡等各种灾害。打雷,确实显示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威力。
古代由于人们对这种现象不理解又无可奈何,因而塑造了雷神的形象加于崇祀,以求逢凶化吉,永保平安。
历史上,玉溪坝子的雷神殿不少,很多寺庙里都塑有或画有雷神。如州城的九宫殿、永丰寺、双林寺,北城的祖师殿、钟鼓寺,太极山的皇极宫、龙吟寺,大营街的大觉寺,褚井的迎龙寺、无量寺、安福寺,飞井的灵光寺,魏家山的云龙寺等。
雷神又称雷公、雷师。《山海经·海内东经》里讲:“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离骚》中也有:“鸾皇为余前戒兮,雷师告余以本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屈原的这四句诗说:“鸾鸟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师却说还没有安排得当。我命凤凰展翅飞腾啊,要夜以继日不停飞翔。”道教认为雷霆可以为天代言,“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杀人,司生司杀”。雷神经历了由兽形到半人形再到人形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让人们对雷神从单纯的自然属性的崇拜发展到了具有社会属性的崇拜。
在汉代之前,雷神的造型为兽,雷、电、风、雨、云诸神皆称之为“师”,唐、宋时代雷神已经有数名,并有了雷部的称谓。到了明代后才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雷部众神,即以殷闻仲为首的十二雷神,他们分别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部祖师殷闻仲、掌管十二雷霆的毕环大元帅、天元将军邓忠元帅、雷部主簿辛环元帅、玉府掌事刘甫天君、南天门守将庞洪元帅、三界行在降妖幔邪吕田雨元帅、主雷神公陈文玉、主火雷谢仕荣天君、雷霆判官袁胜、雷母金光圣母秀文英、风姨古道彰。
这些雷部的诸神,显然是受到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小说中殷闻仲系商朝的宰相,称太师。他为人忠心耿耿、勤于政事,额头上长有三目,中间一目能发白光。周伐商时,殷闻仲领兵三十万拒之,于绝龙岭兵败后战死。周灭商后,姜子牙登台封神,把殷闻仲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率雷部二十四神降妖除邪,镇魔收怪,催云助雨、护法行令,确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玉溪坝子过去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做雷祖会时可谓人山人海,香火很旺。民间信仰雷神,是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做会时都要请道士来念诵《玉皇经》《道三品》等经文,祭祀雷神。
现在,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学习了防雷知识以后,知道在高层建筑上安装避雷针;只要打雷时人们不要到大树下或电线杆下避雨;在家时关闭好门窗;停止使用一切电器;不洗淋浴等就可以防止被雷击到。因此,人们自然消除了对雷神的迷信,做雷祖会的民间习俗也正逐步消失了。
- 提醒!玉溪城南汽车客运站调整运营时间
- 玉溪5人获2020年度“省突”“省贴”
- 春来花开人更勤
- 我市描绘 “十四五”烤烟产业发展路线图
- 纪检监察机关为创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 我市开展“文明餐桌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
- 白骨顶鸡亮相星云湖
- 新学期开学啦
- 新一届村组干部全员培训班开班
- 全省科技研发投入工作培训会在玉举行
- 玉溪市共青团网站和“玉青U+”小程序上线
- 聂耳与国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展走进大理
- 玉溪市广播操视频赛比赛结果出炉
- “玉溪之变——名企名品看玉溪”融媒体报道启动
- 玉溪市首家近视防控指导站揭牌
- 警民之间那些暖心事
- 红塔公安分局在工业园区设立警务室
- 峨山巡特警野外拉练锤炼战斗力
- 孩子压岁钱该怎么管?
- 春节“巧遇”情人节 今年花市特别红